首页 > 实时讯息 >

镇安县庙沟镇:乡音唱响文明好新风

时间:2025-07-04 10:10:00

来源:环球网

7月1日,在秦岭深处陕西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广场舞台上,双喜村“农民自乐班”负责人、镇退休干部李光志,正组织队员们开展文化活动演出。李光志站在鼓架前,抡起鼓槌重重敲击鼓面,“咚、咚……”几声沉稳有力的鼓声回荡在广场上空。鼓声节奏未散,群众”明星”李远富迈步上前,歌声清亮而饱满。

演出现场,小品、快板、镇安花鼓、陕南民歌表演唱轮番上演,村民们纷纷带着凳子赶来,为自己占一个“贵宾席”。“这戏演得不错,原来定的每月演两场,我看少了,应该一周一场,每月四场,好好丰富一下咱农民的文化生活。”村民叶良平说。

双喜村“农民自乐班”成立于2020年5月,现有60名队员,都是由本村60岁以上的农民、退休教师、退休职工和老党员组成。每逢重要节日,自乐班都会自编自导《十送红军》《洪湖赤卫队》等红色经典节目和《三子争父》《劝老母守好养老钱》《高价彩礼不可取》传递孝老爱亲、倡树文明新风节目,并巡回全镇、村组、学校、企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目前,已演出近百场次。

“农民自乐班”是农村的“草根”集结,用乡音自乐传薪火。虽然是自发组织的“农民自乐班”,热情却十分高涨。一把二胡、一副快板、一面小锣、一把竹笛,再加上副好嗓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所唱内容除了红色经典节目外,多为本地耳熟能详的镇安花鼓和陕南民间传统小调,如《三子争父》、《高价彩礼不可取》等,情真意切地反映时代新风貌、唱响幸福新生活。

“创新传承,引领社会新风尚。近年来,庙沟镇十分重礼视化惠民工程,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引导农民自乐班积极创新,将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主题融入唱词,鼓励他们自编自演,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原汁原味、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弘扬文明新风,让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民自乐班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轻骑兵’”。庙沟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亚莉说。

如今,庙沟镇双喜村“农民自乐班”队员已从最初的上十个人发展到60人,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更多戏曲爱好者。“下一步,我镇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立足群众文化需求,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文艺创作和表演,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庙沟镇党委书记曹锋说。(王新兵 辛恒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