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系AI生成)
距离青岛啤酒(600600.SH)宣布收购即墨黄酒已过去4个月,但这起并购进展如何外界却无从得知。
9月9日,青岛啤酒召开2025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宗祥,党委委员、执行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侯秋燕,独立董事张然出席会议并回复了投资者部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啤酒管理层只回应了上半年业绩以及公司产品等相关问题,市场高度关注的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事宜不仅迟迟无明确进展,且在业绩会上遭遇“回避”。笔者注意到,投资者急于了解收购进展的原因在于:目前120日交割期已过,与此同时转让方还曝出了资金占用问题,甚至标的股权也出现瑕疵,种种不利因素更令市场对收购走向产生忧虑。
6.65亿收购悬而未决,多方问题浮出水面
今年5月7日,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与新华锦集团、山东鲁锦及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下称“即墨黄酒”)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青岛啤酒拟从新华锦集团、山东鲁锦处受让其合计持有的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6.65亿元。收购完成后,即墨黄酒将成为青岛啤酒全资子公司。
然而4个月过去,上述收购却迟迟未能完成交割。青岛啤酒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仅表示,“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上述交易尚未完成交割”。根据转让协议,若协议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未能于转让协议签署日后120日内达成或被青岛啤酒方面豁免,或者出现转让协议约定的其他情形,该转让协议将被终止。截至9月9日,120日交割期已经过去,这意味着此番交易或存在终止风险。
当然,问题不仅在于时间,这笔交易目前还面临多重风险。股权上,即墨黄酒背后的股东为鲁锦集团和新华锦集团,持股比例分别约为54.55%、45.45%。
近日新华锦集团深陷资金占用风波。新华锦(600735.SH)数日前公告称,于8月27日收到青岛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控股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达4.06亿元。青岛证监局责令占用方6个月内归还资金,若逾期未还,公司或面临退市风险。
为解决该问题,新华锦董事会方面表示,已质押新华锦集团对青岛啤酒的6.65亿元应收账款作为还款保障。不过,新华锦投资者质疑即墨黄酒3000万元股权被冻结是否影响资金清收,新华锦回应称,“此交易系青岛啤酒与鲁锦集团、新华锦集团等交易主体之间的商业活动,公司不完全掌握实际交易进展情况。目前公司正督促新华锦集团尽快偿还占用资金,全力推进资金清收工作”。
9月6日新华锦再发公告,控股股东山东鲁锦持有公司43.27%(约1.86亿股)股份因借款合同纠纷被全部司法冻结,进一步加剧还款不确定性。
此外,天眼查APP显示,即墨黄酒部分股权处于出质状态,出质人为新华锦集团和山东鲁锦,质权人均为威海银行青岛分行,合计出质股权数额为5500,出质日期为4月2日。在历史股权冻结方面,即墨黄酒涉及3000万元的股权已被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日期自2025年6月19日至2028年6月18日。
因此,也有声音认为,青岛啤酒此次收购迟迟不见进展,或许是因为即墨黄酒自身的股权出质问题未能解决。
总而言之,截至目前青岛啤酒并没有披露任何收购进展公告,对于外界的猜测也选择了避而不谈。笔者注意到,本次业绩说明会前一天,已有投资者在投资互动平台询问公司收购进展,但并未得到回复。
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直接追问 “收购是否因新华锦资金问题与标的股权问题停滞”,青岛啤酒不仅未正面回应,还将该问题屏蔽。

多元化要不要继续?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被外界视为其推进多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今年上半年,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473.2万千升,同比增长2.3%;实现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7.2%。
青岛啤酒表示,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上半年营利双增,中高端以上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5.1%,增速超过了公司2.3%的整体销量增幅。
姜宗祥也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了公司产能布局以及提升高端竞争力的举措,同时强调
公司坚持创新和产品升级的策略,未来将继续在“轻干”产品的基础上推出具有零糖、低卡特点的“超干”系列产品,并会继续研发更多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渠道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坚持全渠道发力,在继续深耕传统线下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线上渠道销售,进一步拓展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在更多的城市实现新鲜直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和场景化的需求。
然而,本次业绩会上,青岛啤酒管理层除了未提及任何关于黄酒收购外,也未提及多元化布局的内容,对于“若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最后不能落地,公司是否已经在寻找,或者会不会接着寻找其他标的?”这一问题,青岛啤酒同样选择回避。只能说,公司未来是否会继续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拓展非啤酒业务,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