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荣光铸岁月 薪火映初心——乌鲁木齐市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时间:2025-07-02 10:39:00

东林街社区党委书记高志慧为郭进山老人(左)送来“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记者唐红梅 通讯员王思媛摄)

6月30日,老党员赵俊清(左)参加振安街北社区举办的庆“七一”主题活动。(记者王磊摄)

7月1日,富北社区为老党员于清学(右)和吴爱军过50年党龄生日。(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记者盖煜 史传芝 唐红梅 王丽娜 郭军鸽 贾梦妍 王磊 牟敏)五十年党龄,五十载荣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之际,乌鲁木齐市各区县以庄重而温暖的方式,开展“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一枚枚闪耀的纪念章,不仅是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坚守初心的最高礼赞,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激励着新一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勋章闪耀 镌刻忠诚底色

7月1日上午,在儿子的陪伴下,78岁老党员阎秀英来到沙依巴克区雅玛里克山街道校园社区。当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她微微颤抖的手第一时间小心翼翼地将它贴在胸口:“党没忘了我们这些老党员,这比啥都金贵。”

阎秀英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71年,她走进独山子第五小学那排低矮的平房。面对木头课桌板凳腿松动散架的情况,她轻车熟路地抄起工具弯腰修补。那些吱呀作响的课桌板凳,拼拼凑凑伴她度过了简陋而执着的执教起点。1975年入党后,更添一份庄严责任,她始终默默守护着这方孩子启蒙成长的天地。

1976年,阎秀英响应党组织召唤,来到乌鲁木齐石化系统任教,后期又调任乌鲁木齐石化总厂职工培训总校。为教授哲学,她不眠不休啃读艰深理论,只为把理论“揉碎了讲明白”。从小学到中学,再到石化总厂职工培训的课堂,她的舞台变换,但燃灯奉献之心从未改变。沉甸甸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证书背后,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躬耕不息。

2003年退休后,阎秀英手中的粉笔放下了,心里的劲儿却始终绷着。她和同是党员的老伴徐基新,在社区义务授课、指导后辈、关心邻里……身影依然忙碌。

老伴时常端一杯清茶送到书桌边,相视一笑间满是支持与默契。党员徽章闪耀半生,服务人民早已成了这对老党员夫妇骨子里的习惯。

经开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街道也表彰了“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84岁的郭进山就在其中。他拿着纪念章,感触颇深。

“从我入党那天起,就一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么多年,我做到了。”郭进山说。1959年,他从兰州跟随修铁路的大部队来到新疆,参与了多条线路的修建工作,随后又成为乌鲁木齐机务段的一名工人,主要负责机车检修。

1974年12月,郭进山正式成为一名党员。“我现在还记得,入党那天,单位所有党员都举手同意我加入中国共产党。”郭进山说,也是从那天起,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随时起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勤勤恳恳,郭进山曾获得乌鲁木齐铁路局“管理能手”荣誉称号。

退休后,他一直不忘发挥余热,为社区建设、小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郭进山居住的六街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小区内步行街、东升路等主要道路路灯损坏较多,居民夜间出行不便。郭进山主动找到社区和物业,推动及时更换损坏的路灯,还与物业一起为21个“黑暗”单元楼道安装了声控灯。

类似的事,郭进山每天都在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身边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月1日,高新区(新市区)72岁的周向东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佩戴上。他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作为一名检察院退休干部,周向东至今仍活跃在社区、校园等处的普法平台。在普法互动中,他结合居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家庭婚姻变动、财产继承、遗嘱继承等问题,以“身边事、身边人、身边案”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一枚枚金灿灿的纪念章,沉淀着我们五十载风雨兼程的无悔初心,镌刻着我们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印记。”周向东说,他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出更多贡献。

砥砺初心 永葆党员本色

在米东区石化街道奋进社区,有这么一支由退休党员组成的环保志愿队——“银发花园巧匠队”,这支志愿队的组织者是石化十六区第五党支部党员王昭林。

王昭林2019年从石化设备安装公司退休,他在环境规划、设施制作等方面有所专长。退休后,王昭林自掏腰包改造小区环境。

7月1日这天,王昭林不仅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还收获了来自社区的表彰和慰问。

“这份荣誉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我要继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王昭林字句铿锵。

在王昭林的影响带动下,34号楼7名退休党员自愿加入志愿队。他们起初凭借几把小锯、铁锹及不怕困难的信念,改造了2500平方米的空地,铺设水管360余米,并购买价值2.6万元的月季花苗、各类果树,装扮小区。

如今,这片空地成为奋进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生动诠释。“我今年71岁了,今年也是我入党的第50年,我要以50年党龄为起点,作出更大贡献。”王昭林说。

7月1日,80岁的陈德福从天山区新华南路街道团结西路社区党委书记玛依拉·吐尔逊手中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眼泪夺眶而出。

在团结西路社区,提起陈德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无声坚守与炽热奉献,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社区的热爱。

社区老年活动室是居民的“第二个家”,陈德福就是这个家的“银发大管家”。每天晨光微露,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活动室门口。开窗通风、擦拭桌椅、检查健身器材和棋牌设备。

遇到设施损坏,他立刻联系维修;发现地面有纸屑,他随手弯腰清扫。在他日复一日的精心打理下,活动室始终窗明几净、设施完备。老人们在这里下棋对弈、读报品茗、闲话家常,欢声笑语间,藏着陈德福最朴素的心愿——让每位老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角落。

作为社区红白理事会的“主心骨”,陈德福扛起破除陈规陋习的大旗。面对大操大办的旧俗,他主动化身“宣传员”,带着精心整理的案例资料,逐户走访讲解铺张浪费带来的不良影响。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耐心劝说;碰到困难家庭,他主动帮忙策划简约方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在社区蔚然成风。

“这些年,经他协调操办的红白事超百场,为居民节省资金数十万元。账本上的数字或许会被淡忘,但他倡导文明新风的执着,早已镌刻在居民心间。”玛依拉·吐尔逊说。

发挥力量 续写新的光荣

“只要组织有需要,我一定继续奉献余热!”佩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达坂城区乌拉泊街道同心路西社区74岁老党员陈保国脸上露出笑意。他说,这是党的认可,让他打心眼里自豪。

当过8年兵的陈保国退役后,进入新疆天山塑料厂车队工作,担任车队党支部书记、队长。退休后,基于他对党务工作的熟悉、在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心中的威望,2015年他当选同心路西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现在。

在陈保国的带领下,同心路西社区退休党支部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宣讲教育、科学普及、技术咨询、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打通了退休党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心路西社区党委书记戴睿婷说,陈保国带头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先锋队,引导老党员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事项,用良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邻里,带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振安街北社区82岁老党员赵俊清也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1943年,赵俊清出生在八道湾村6队,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1974年,他被推选为八道湾村6队生产队队长,次年,赵俊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赵俊清再次被推选连任6队生产队队长,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搞活村集体经济,为村集体发展倾注心血。

“那时,生产队上大事小事都要操心。”赵俊清说,6队有700亩土地,大部分种植花菜、香菜、菠菜等,他要联系蔬菜公司帮村民卖菜。此外,他还发展劳务队,带着村民外出务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如今,赵俊清就是村民信赖的“主心骨”。遇到村民有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邻里间发生矛盾纠纷,也都愿意找他调解。他还做得一手好菜,每逢村里、乡亲家中有红白喜事,总是主动帮忙。

这两天,乌鲁木齐县陆续向符合条件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让老党员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激励新一代共产党员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73岁的马培金于1975年5月入党。“我们身在农村,时刻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马培金说,现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还有不少人发展起了旅游,产业兴腰包鼓,生活蒸蒸日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乡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他深刻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党带领各族人民奋斗出来的。

马培金说,党的各项好政策让大家敢干、敢闯。作为老党员,要继续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为年轻的党员干部树立榜样,为打造美丽和谐富裕的乡村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