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教育关系未来。自2010年中央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作为科教大省的江苏,持续以多种方式,全链条、组团式、长接力援疆。15年来,一批批援疆教师跨越万山奔赴克州,以教育为烛,点亮边疆未来。如今行走在克州,随处可见江苏教育援疆结下的累累果实。
【用温度托举 让成长与幸福同行】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范洁萍说:“新疆阿合奇县的同心中学是位于边境线上的学校,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喜,因为它不仅仅有优异的教学成绩,在这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现在虽然是星期天的下午,但很多提前返校的孩子们已经在操场上开始踢足球、打篮球了,遇到一群小朋友他们在打乒乓球,我想跟他们比比看……”

阿合奇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受到高寒山区自然条件限制,物资匮乏。2007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国边境少数民族特困扶贫开发试点县,由江苏无锡对口支援。十几年下来,通过“点单式援助”,学校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了全方位提升,在校园里几乎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江苏援疆的成效。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党委书记史巧玲说:“近两年的成绩也是在全州提高得非常快,原来音体美比较薄弱,通过援疆老师的帮扶,现在全面发展,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学生吉恩西别克说:“挺喜欢在这上学的。”学生阿力玛斯别克说:“我们班大部分男生都喜欢踢足球,女生喜欢打羽毛球。”

无锡援疆老师、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教师金飞说:“我们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另外就是融入,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没有隔阂的。”

走进阿图什市的克州实验小学,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正在重新定义学生们的阅读场景。这是由江苏援疆投资150万元打造的“智慧森林”数字图书馆,配备了3万册纸质藏书和4.5万册线上图书。

除了阅读之外,还有很多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立体化来感受书中的文化魅力,比如说朗读亭里就有小朋友在读书。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学生赛比热·阿不杜赛米说:“这样读书更加生动一些。”学生夏热法·肖开提江说:“感觉很沉浸。”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杨剑勇说:“这里的孩子因为地处边远地区,他们可能见的和所了解的要少一些。所以先让孩子喜欢阅读,改变一个孩子的眼界,让孩子通过书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向往。”

【“苏老师工作站” 师徒相携攀高峰】
在克州二中,记者正好遇到一场说课比赛。参赛的是本地老师,评委则是江苏的援疆老师。从教案设计、课堂掌控,到现场教学、课后反思,细致的考核标准,持续提升本地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克州还有一个声名远播的“苏老师工作站”,“苏老师”不姓“苏”,而是江苏专门打造的教育援疆平台,聘请江苏名师参与,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新疆克州二中党委书记、副校长孙疆说:“教育教学的资源也不需要在网上买了,直接可以享受到‘苏式教育’专家的一些教育资源。江苏教改实验班的高考连续三年本科升学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

【职教腾飞 技能正在改变命运】
职业教育在克州同样蓬勃发展,技能改变命运的故事不断上演。“十四五”期间,江苏累计投入了1.7亿元援疆资金,在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里建起3D打印、无人机应用与维护等9个实训室,为学生搭建起多元成长平台,目前学校每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阿斯亚·艾力木是这个无人机课堂上唯一的女生,上周她刚刚通过了植保无人机操作专业考试,毕业后将成为村里第一位无人机女飞手。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专业学生阿斯亚·艾力木说:“所有基本的操作都学会了。我是阿图什本地人,那边土地比较多一点,我们平时种植棉花,无人机很有帮助。”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顾卫杰说:“一些女孩子也可以通过在职业院校学习来掌握一门技能,这些技能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状况。”

自2010年以来,江苏已累计在克州投入援疆资金10.54亿元,实施教育援疆项目187个,派出800名援疆教师,培训当地教师1.2万人次,惠及学生18万人。
记者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范洁萍 王健安 许妍茜(实习)
编辑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