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字字千钧的理念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全国的山山水水间生根发芽。年初,重庆市委在“新春第一会”上作出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上游新闻将深入挖掘现代化新重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炼金术”,策划推出《绿水青山炼金记》系列报道,奏响美丽中国建设中“渝”众不同的生态“最强音”。

“和以前比起来,这条小河简直是焕然一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赵庄社区4组村民蔡艳艳笑着说道。谁会想到,眼前这条清澈干净的牛马河,曾是一条人人避而远之的“问题河”。
2023年7月,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全域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作为高水平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必答题”、高质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优先项”,发布重庆市第6号总河长令,清单化、数字化、闭环化推进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长制久清”,牛马河的整治也在此迎来了转机。

酉阳乡村环境。
“一水一策”破解治理难题
2023年8月,酉阳全面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县创建,对县域内农村黑臭水体全面覆盖,开展深度排查,牛马河就在其中。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2024年7月,牛马河完成了整治,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小清河”,茶余饭后到河边散步也成了村里最惬意的事。

工作人员在清理河道垃圾。
牛马河的蜕变并非个例,酉阳同步推进的白凤溪治理项目同样成效显著。这个高山移民村曾因污水直排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村民庞友江回忆:“以前夏天蚊蝇滋生,生活苦不堪言。”2024年,酉阳投入近300万元建设污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彻底解决了污水乱排问题。
酉阳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全域排查、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特征与污染成因后,通过“清淤疏浚、治理内源+控源截污、整治外源+生态修复、净化水质”三大路径,酉阳因地制宜制定了11条黑臭水体“一水一策”,最大限度削减水体污染物来源,控源截污,内外兼治,逐渐恢复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目前,全县11处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面整治完成,覆盖7个乡镇、9个村社,惠及16240名群众。

酉阳县生态环境局农村环境科组织人员安装污水管网。
今年3月,酉阳县成功完成验收,提前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县创建工作任务。
“智慧大脑”构建闭环管理
酉阳的实践是重庆市推动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的缩影。自2023年发布第6号总河长令以来,全市以“全面清零、长制久清”为目标,构建“5+7+9+16”工作架构,组建7个现场核查组,对排查建档的水体开展全覆盖核查和水质监测,各区县全覆盖建立“一水一策”问题清单,因地制宜实施“源头截污控源、过程生态治理、末端综合利用”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策略。

酉阳生态环境。
依托“巴渝治水”数字应用系统,重庆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张监管清单”,推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实现问题点位“一张图”可视、治理工作“一本账”可查。同时,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河长制巡查和政协民主监督范畴,构建起“治”“智”融合的智慧监管体系,形成从“清零”到“长清”的闭环管理。
全民参与推动长效发展
治理成果的巩固,离不开群众参与。在酉阳龙潭镇赵庄社区,2名涉及水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周对河道进行三次清理,持续巩固治理成果。相关负责人表示,清理河道的村民积极性很高,附近的居民也自觉维护,不乱丢垃圾、不乱倒污水,主动加入到环境保护中来。

酉阳生态环境。
从“问题河”到“幸福河”,重庆以生态蝶变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截至2025年6月,全市共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314个、305万平方米,提前实现全域动态清零目标,惠及82.2万名群众。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更探索出一条西部山区农村污水治理的创新路径,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重庆经验”。
上游新闻记者 余小凤 郭发祥 酉阳县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