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众议|“父母好好学习” 家校共育莫止于喊口号

时间:2025-09-01 12:03:00

木须虫

近日,山东一小学新生家长集体宣誓“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视频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校方组织家长宣誓过于形式主义;也有网友表示赞同:“家长确实也需要学习,学的未必是书本知识,家校共育才是最好的教育。”30日上午,当地教育部门回复称,相关情况已反映至领导。(据8月31日极目新闻)

应该说,这一争议折射出一个深刻命题: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中,如何让“父母好好学习”从口号转化为行动,真正破解家校共育的障碍。

孩子教育需父母尽责,本是最朴素的共识。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仍将教育视为学校的独角戏。有人以工作忙为由“大撒把”,将孩子全权托付给教师;有人虽重视教育,却陷入唯分数论的误区,用补习班、题海战术替代科学引导。这种认知偏差背后,既有传统观念的惯性,更凸显家长在教育能力上的匮乏——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习惯养成等复杂课题,许多父母因缺乏专业指导而束手无策,最终选择用物质满足或简单说教替代教育引导。

小学通过宣誓仪式提醒家长好好学习,其价值在于以仪式感强化责任意识,尤其对甩手掌柜型家长具有一定纠偏作用,打破“教育是学校的事”的思维定式,提示家长理性正确育娃。然而,仪式感仅是起点,若止步于此,难免沦为形式主义。

真正的家校共育,需要构建持续的支持体系。家庭教育父母的“不能,不会”,是社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破解这一困境,需将“父母好好学习”嵌入具体行动予以培育指导:学校可开设家长课堂,定期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课程,传授科学沟通方法、儿童心理知识;社区应搭建学习平台,提供便捷的育儿资源;政策层面可探索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降低学习门槛。更重要的是,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具体问题,家校需协同开展咨询与沟通,在个性化指导中提升教育实效。

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与学校缺一不可。父母唯有以学习者姿态主动成长,家校协同才能突破口号层面,转化为助力孩子全面发展的坚实力量。让“父母好好学习”从宣誓台走向课堂,从理念融入日常,方能看见更多孩子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托举下,健康飞向远方。

来源:河南日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