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时分,阳光慵懒地洒进淄博经开区南定镇苹果园社区活动中心的玻璃窗,悠扬的琴声从屋内流淌而出,与光影轻轻应和。78岁的金苹果民乐团团长李德成正在调试他的各类乐器,为下午的民乐团排练做准备。这般场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光里,已然成为无数个午后的日常。
金苹果民乐团最初不过五六人,是李德成和几位“乐友”组成的,聚在小区楼前、树下吹拉弹唱。2013年,随着乐团成员渐渐增多、活动也多了,社区特意腾出一间活动室供他们使用,60平方米的小屋被葫芦丝、唢呐、琵琶、古筝等各种乐器塞得满满当当,更装满了欢声笑语。

有了固定排练场地后,乐团成员们的热情愈发高涨。“这么好的音乐,应该让更多人听到”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于是,每逢传统佳节,乐团都会精心筹备,联合社区推出了多场文艺演出,用悠扬的旋律传递温暖。“每当看到台下街坊邻居一起哼曲调、打拍子,就觉得我们的努力特别有意义,现在逢年过节大家都盼着看我们的演出呢!”李德成欣慰地说。这些演出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民乐焕发出新的活力。
渐渐地,民乐团有了名气,慕名而来的音乐爱好者越来越多。“前些日子,矿机社区的一位居民听说我们这个民乐团组织得挺好,想来看看,但不知道具体在哪,她几乎跑遍了附近几个社区的文化活动点。”李德成说起这事,脸上还带着笑意,“正好那天下午,我们在广场上练习葫芦丝,她远远听见了,顺着声音找过来,看见我们后,她当时就乐了:‘可算找着了!’”

在带领民乐团之余,李德成还主动承担起苹果园社区葫芦丝班的教学工作。截至目前,他累计授课140余节,培养学员580余人次。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退休后的中老年人,都在悠扬的乐声中找到了快乐。“我之前不认识谱子,也不会任何乐器,退休之后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参加葫芦丝班之后,生活充实了,心情也好了,现在会吹好多曲子呢!”学员窦女士分享道。
李德成的课堂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港湾。在这里,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退休居民重拾音乐梦想。“音乐就像一束光,能照亮心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李德成常说的话。十载春秋,李德成不仅组织乐团排练、传授演奏技巧,更以音乐为媒,搭建起社区居民交流的桥梁,让悠扬的民乐声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最近,李德成正在筹划一个新计划:让民乐团注入年轻、新鲜的血液。“就像接力赛,我们现在要把民乐的接力棒交到年轻人手中,继续发光发热。”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有了年轻人的加入,这乐声一定能‘飘’得更远,给更多的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夕阳西下,排练的乐声渐渐停歇,李德成照例最后一个离开,他检查整理好每一件乐器,明天,它们又将奏响新一天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