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区收割机手自述:一小时能收10亩地,有地块每亩低至35元,中午基本不吃饭

时间:2025-05-22 13:05:00

风吹麦浪,一片金黄。随着麦收时节的到来,跨区收割机手也像候鸟一样,沿着麦子成熟的轨迹,从南到北,穿梭在田野之上。

据中新网,5月19日,河南省气象局召开“三夏”气象服务工作新闻通报会,发布“三夏”期间天气气候趋势、小麦收获期及秋作物播种期预报,并给出生产建议,为全省“三夏”生产提供气象支撑。

预计未来一周,河南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小麦灌浆及成熟收获,但需警惕阶段性高温、分散性降水引发的干热风和小麦点状倒伏风险。20-21日,全省偏南风3到4级,阵风6级左右,大部最高气温35℃以上,淮河以北部分县市37-39℃,北部、中西部局部可达40-41℃,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22-23日降水对豫南麦收有短暂不利影响,27日前后降水可能影响中南部小麦收获晾晒,需提前防范。

今年河南小麦适宜收获期在5月21日-6月10日,大部地区较常年偏早3-5天。其中,信阳、南阳、驻马店在5月21日-6月4日;漯河、平顶山等地在5月24日-6月6日;周口、商丘等地在5月27日-6月8日;鹤壁、濮阳、安阳在5月30日-6月10日。

5月20日,九派新闻采访了目前正在河南南阳唐河县收麦的苏先生。他和哥哥从商丘来到南阳,开启了今年麦收第一站,随后,他们将一路向北。

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图/九派新闻

以下是苏先生的自述。

【1】有的一亩地能产800斤小麦,有的只有一两百斤

我从河南商丘过来跨区收割小麦,南阳是第一站,家里边暂时还没开始。这几年一般都是先到南阳,然后再往北回,经过安徽的阜阳等地,慢慢往家里边赶。

今年,我们16日晚上出发,17日早上到了南阳。每年,南阳这边的收割机都特别多,其实也干不了太多的活。今年在南阳唐河附近下高速,人家一看是收割机,基本不咋检查,赶紧打开升降杆就放行了。

今年由于干旱,有些地方能浇水,有些浇不了,所以产量落差也比较大,有的一亩地能收800斤,有的只能收一两百斤。

前年来唐河,遇见了烂场雨,一直雾蒙蒙地,下着小雨,收割的很多小麦都发黑、出芽。那一年我们基本也没咋干活,躺了十多天。今年看天气预报后面也有雨,要是下个一天半天,太阳出来风一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2】一小时收10亩地,利润低,“挣5块钱也得干”

在南阳这边,我们收割机收一亩地40块钱,有的地块多,甚至能到35块钱。我们出来干活到一个地方,哪怕一亩地就挣5块钱,也得干。

因为像跨区收割,基本要跑很远的地方,拖着收割机从商丘过来,一辆车就是1200块,如果不干就赔了1200块,我们还得回去,路费还得赔。所以就是随行就市,别人收多少,我也收多少,反正是多少能挣一点就干。

我今年36岁了,我们家是2013年买的收割机,中间换过两辆,这是第三辆。以前,是我爸、我哥和我,三个人一起跨区收割,我爸年龄大了,跑不动了,这两年就是我和我哥一起。

一个人要量地、协调情况,另一个人要在驾驶室里,需要配合。现在收割三四十块钱一亩,利润也低,如果招个工人就不挣钱了。所以我们这行一般都是父子、兄弟、夫妻的组合。

工作效率也看地块的情况,19日早上2亩地5分钟就收完了。如果是连着的地块,又比较平坦,一个小时差不多能收10亩地。

像我们出来干活,一天收十几个小时,能收100多亩,就很好了。有时候农户拉麦子回家,路上堵或者其他原因,收割机麦仓的麦子没卸完,就会耽误一些时间。

【3】老年人最爱看麦收直播,有人连续看12个小时

我们吃住都是顺其自然,有饭就吃,没饭就不吃,睡觉就是车停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如果是别人给我们介绍的活,每亩地他有提成的话,也会管饭。不过中午基本没人吃饭,都忙着干活。

我一般上收割机就会开始直播收麦子,从早上开始,我啥时候干完啥时候下播。我发现除了一些年轻人好奇点进来看看。能看完全程的,比如连续直播12个小时、全程都观看的,就是老年人。

他们就是留言说年轻的时候也在农村干过活,年龄大了干不动或者进城了,自己看着直播心里得劲。

这两天气温很高,中午那几个小时有40度,我来南阳两三天,嗓子已经哑了,感觉扛不住,又热又晒。19日那天,我到夜里才吃饭,我们一起的三台收割机都有毛病需要维修。

去年,我是5月18日从家里出发的,在这儿干了11天,到5月30日才走。

不过,今年预计21日之前就要离开了。今年这边麦子成熟情况不太一致,收割机也多,干不了什么活。下一步打算往北去安徽阜阳那边。

九派新闻记者 武菲菲

编辑 万璇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