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是起步区“6+4+2”产业主攻方向之一,以氢能源为发展重点。2021年底,国氢科技全资子公司、区域公司——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起步区,负责建设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与起步区一道,建设氢能产业生态,推动氢能在交通、供能、工业等各领域规模应用。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起步区氢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化
3条产线未来将升级氢能产业园
在8月28日举行的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上,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颖介绍,在氢能关键技术研发上,国氢科技围绕氢能制取及利用环节,实现了质子膜、催化剂、碳纸等关键技术自主化,及材料和装备的自动化生产。在济南,绿动氢能重点开展燃料电池研发制造。其中,水冷车用系列功率覆盖50-240千瓦,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交通工具,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低温适用性等问题;水冷发电系列具备十千瓦级到十兆瓦级系统供应能力,关键性指标行业领先;空冷系列产品功率涵盖范围0.25-30千瓦,已在长续航、大载重氢能无人机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据介绍,绿动氢能于2022年便在起步区分别建成了年产能各千台套的水冷发电、水冷车用和空冷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目前正在牵头实施科技部“氢进万家”二期项目氢热电联供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大载重长续航无人机氢动力系统开发。下一步,将根据行业市场需求与起步区共建氢能产业园,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应用场景持续开拓
氢燃料电池车推广至鲁冀豫
我省副产氢及绿氢开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工业基础强,具有良好的氢能产业培育条件。据此,绿动氢能坚持以应用拉动、源端驱动来推动产业规模发展,目前,在氢能交通应用方面,起步区已投用50余台氢能渣土车、环卫车,服务城市绿色建设;联合重汽等头部车企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氢能冷链物流车,构建“场景-车辆-氢站-氢源”模式,已在山东及周边河南、河北等地区推广百台规模氢能物流车,在省内重点城市间及周边省市打造氢能冷链物流专线。

在氢供能方面,绿动氢能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实现全球首台极地环境氢发电示范项目,助力氢电耦合的零碳供能系统建设;在起步区园区等完成氢热电联供系统应用,打造低碳工业园区;与南方电网联合研发氢能应急电源车,开展数据中心氢备电研究;推进氢储能应用,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在氢能其他多元应用方面,氢能无人机已在电力巡检、物资配送等场景得到初步应用,共享氢能自行车已在北京试点投放,济南等地区的推广也在有序推进。氢能源供应方面,推动完善物流沿线加氢设施,保障终端用户加氢服务;推动清洁能源制氢试点示范,打造氢基能源供应基地。
陈颖表示,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起步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示范区,下一步,绿动氢能将立足起步区,继续加大氢能自主创新投入,持续奉献高精产品,着力推动氢能产业生态建设,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产业链各方携手,推动氢能产业向商业化迈进,共同谱写氢能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胡沥中 杨学莹)